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,如今都會聽到一句“倒春寒”這樣的詞語。有很多人知道這個詞,但是卻又不理解這個詞究竟是什么意思。其實在農村確實有很多農諺俗語,根據入冬幾個季節的天氣變化,來預測來年是否會出現倒春寒的天氣。那么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“倒春寒”究竟是什么意思!
倒春寒是什么意思
據了解,倒春寒的意思就是說在初春的時候,往往是指三月份初期氣溫回升比較快,但是到了春季的中后期,也就是在4月份的時候又會出現氣溫降低的天氣現象。在民間有一種說法就是“前春暖,后春寒”,而這種天氣就被稱之為倒春寒。據悉,倒春寒往往發生在3月初到四月底,時間跨度為兩個月,而且南方普遍要比北方早。
其實倒春寒這種現象也有很多的天氣原因所導致的,也就是在過完年以后天氣就逐漸回溫,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困難。比如說冷空氣的入侵,當這樣的現象發生以后,就可能會使當地的氣溫下降,并且會讓人感受到明顯的溫度之差。
在民間,農民們最害怕的就是倒春寒了。因為倒春寒主要是發生在3月和4月,也就是當氣溫回暖時,農作物就開始返青了。但是一旦出現了倒春寒,就會影響農作物的收獲。對于道春這一現象,在民間是進行了預測的。比如在大雪紛飛的季節天氣里都沒有讓人覺得很冷,也沒有出現物體被冰凍住等現象的話,就很有可能會遇到倒春寒。
下一頁:2019倒春寒什么時候開始和結束